北京将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
2023-09-25 15:03:45

9月16日 ,北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将打技创国资委等部门主办的源科源地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。论坛上发布的新策《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》指出,我国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正取得积极进展 。北京在论坛上 ,将打技创北京市委副书记 、源科源地市长殷勇表示 ,新策北京要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,北京继续布局氢能等未来能源产业 。将打技创

绿色低碳转型成焦点

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源科源地本次论坛的焦点话题 。殷勇表示,新策近年来,北京北京市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将打技创取得了明显成效 。源科源地当前,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 ,为推动能源转型提供新机遇   ,也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出更高要求 。北京市将深入实施“绿色北京”战略,锚定“双碳”目标 ,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和城市绿色发展 ,努力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稳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,聚焦重点领域 ,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。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,继续布局氢能等未来能源产业。确保首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,打造高标准产供储销体系,构建首都能源安全新格局 。诚邀国内外科学家 、企业家和投资人来北京投资兴业 、创新创业,共创绿色发展新未来 。

报告显示,2012年以来 ,中国扎实推进能源消费向绿色低碳转变 ,生产和生活领域能效大幅提升。2022年 ,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比2012年增加13.9亿吨标准煤 ,用3%的年均增速支撑了6.2%的年均经济增长。与此同时 ,2022年 ,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2年下降了40.1%,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 ,清洁低碳高效水平得到提升 。2022年  ,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相比2012年提高7.8个百分点,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。2022年 ,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下降40%  ,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。

“本次报告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各领域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、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的实践案例和经验  ,并展示了未来十年中国能源消费领域的转型路径。提出了中国能源消费领域向清洁化  、低碳化 、数字化 、分散化转型的路径和一些案例,为中国能源向低碳领域转型提供了参考依据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郭焦锋说 。

目前 ,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发电体系 。截至今年6月底 ,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7.1亿千瓦 ,超过G7国家总和。十年来 ,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增长约3倍,水电、风电 、光伏、生物质发电,以及在建核电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。截至今年6月底,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.22亿千瓦 ,历史性超过煤电 ,约占中国总装机的48.8%,约占全球同类装机的34.3% 。

此外 ,我国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,在长江流域建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,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,以及位居世界前列的低风速、抗台风、高海拔风电技术和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,并保持全球最大规模同步电网最长安全运行纪录。

推动新能源产品“走出去”

此前 ,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,我国将加快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 ,重点是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一是能源结构转变 ,二是能源系统和形态转变,三是能源空间布局转变 。

数据显示 ,从发电结构来看 。从2011-2021年这十年间 ,可再生能源占我们国家的发电比例从16.9%上升到了28.9%,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占比从81%下降到66.3%。同时 ,我国稳居全球第一大的风电和光伏大国,光伏装机规模已经九年稳居全球第一。

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宇表示,从整体来看全球的供应链变得更加绿色清洁 ,表现在十年间 ,隐含在全球贸易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从4.2%增加到了7.6% 。这个数据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供应链的清洁化 。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快速推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,对全球供应链清洁化的贡献还在不断地提高 ,逐步超过了那些转型起步比较早的欧美发达国家。

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以全国55%的发电装机贡献了63%的发电量。国资央企正加快构建以风电 、太阳能发电、大基地为主体 ,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发展,氢能、新型储能支撑调节,前沿核心技术引领带动新能源产业体系,加快推动以核聚变为重点方向的未来能源技术探索 。

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表示,“下一步 ,我们将更加致力于提升传统能源转型的速度 ,推动煤炭消费转型升级,提升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,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,推进工业  、建筑等行业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  ,提高电气化水平” 。

“我们将围绕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 ,瞄准地热能 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、氢能及多能互补等关键方向 ,加强技术预测和前瞻布局 ,有效构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未来能源发展体系 。我们将更加致力于增强国际能源合作力度 ,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强化‘一带一路’绿色能源合作,深化与各国企业在能源领域 、绿色技术 、绿色装备 、绿色服务及碳足迹认证 、碳交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,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产品‘走出去’。”庄树新说。

北京商报综合报道

(作者:新闻中心)